浅谈混凝土出厂质量控制

2022-12-17 22:28:36 阅读次数:774

 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占很大比重,在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方面起绝对作用。搅拌站的试验室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很重要。


  1原材料质量的进口管理


  混凝土主要由水泥、沙子、石头、混合材料、外加剂、水组成。试验检验人员必须对原材料进行管理,原材料运入工厂必须经过试验室检验人员检验合格后,才能入库和使用。


  1.1水泥质量管理


  水泥入库前,必须仔细核对厂家的出厂合格证,对细度、强度、凝结时间、稳定性等常规检测进行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禁止不同品种的水泥分别贮藏、混合使用;加强操作流程管理,预防水泥拌和。根据生产需要选择合适的水泥。


  1.2骨料的质量控制


  河砂、江砂等几种天然砂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用砂;随着河砂资源的减少和价格的上涨,许多工程已经使用山砂和人工砂来降低成本;在砂的选择上尽可能选择江砂或河砂。混凝土中使用的沙子首先要控制泥土的含量。入砂后,应立即进行筛分试验、含泥量试验、泥块含量试验、密度试验、含水率检查;检查合格后才能使用。


  根据地点选择玉石和碎石。砂石进口工厂必须首先检查其物理性能。例如包括粒子梯度、泥含量、泥块含量、针状含量、密度、容积重、含水率和吸水率、牢固性、破碎指标.普通混凝土应优先选择细度模块2.3~3.0之间的中砂。砂砾一般使用粒径5~31.5mm的碎石,但汲取高度超过50m时,碎石的大粒径不要超过31.5mm。


  1.3混合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中掺入掺合料,可以节约水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常用掺合料一般为粉煤灰或矿粉的掺合料入场时,必须持有出厂质量证明,按品种、等级分别存放在专用储罐中,并做好物理性能检测,以防止潮湿和污染。


  1.4外部添加剂的质量控制


  外加剂可以改善凝聚和容易性,调节凝聚时间,提高强度,改善耐久性。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技术及气候条件,结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配比及对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其品种和掺量。低温时会产生结晶的外部添加剂,使用前请采取防冻措施。尽量不直接使用粉状外加剂。必须使用粉状添加剂时,请采取相应的搅拌均匀化措施,确保计量准确后再使用。实验室对外加剂的选择加以*制,以免品种繁多、情况复杂。


  1.5混凝土用水的控制


  混合用水使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杂质的天然水,不得使用污水搅拌混凝土。不建议使用经沉淀过滤处理的循环洗车废水,其中的各种杂质未完全去除,其中含量不确定,容易使预拌混凝土质量发生较大波动。


  2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实际生产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耐久性、坍落度要求,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确定试配比,不得使用经验配合比。试验室应结合原材料试验情况,既满足设计要求,又满足施工要求,同时确定经济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泥比;控制混凝土的质量,重要的是控制水泥的强度等级和混凝土的水泥比。配合比相同,水泥的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也越高。水泥比越大,混凝土的强度越低。混凝土原材料的变更会影响混凝土强度,需要根据原材料的变化及时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还应考虑实际生产中的混凝土输送时间、坍落度损失泵送的混凝土,还应考虑输送泵的管径、输送的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弯头的设置、输送设备的技术条件、气温等因素,必要时通过试输确定下雨的天气还应该考虑天气对原材料的影响的原因来调整配合比。


(文章选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我站观点。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